目前分類:茵佛妹GoCrazy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www.verbix.com/webverbix/index.asp
超強大喔!不僅多國語言,不同時態的動詞變化也全部列出!好用~

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最真實紀錄海外工作實況

書名:《Amazing Gap Year Adventures》
作者:Tammy Cohen
出版公司:John Blake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內容簡介:
提到「空檔年」會讓你想到什麼?一整年的放空、還是暫時逃離眼前的煩惱?以上答案通通不對!作者Tammy Cohen採用親身經驗外,還增加了不少真實案例,來說明我們該如何透過空檔年學習成長以及增加自己的視野。
從出發前如何向親朋好友說再見、旅程中如何面對不確定感、一直到如何回復原本軌道中的生活,整本書用說故事的口吻,讓你了解空檔年的真實狀況。

* 20年長銷好書

書名:《Work your way around the world》
作者:Susan Griffith
出版公司:Vacation Work
出版日期:第13版,2007年
內容簡介:
《Work your way around the world》第一版在1983年問世後,到2007年已發行第13版。在海外工作的眾多工具書中,本書在歷年來都被視為一本重要指南。
作者為英國旅遊作家蘇珊?葛瑞菲斯(Susan Griffith),以撰寫志工旅遊及空檔年(gap year)的書籍聞名。在此書中,葛瑞菲斯詳細介紹海外工作種類,以及全球28個國家的海外工作職缺,還附上各國地圖,詳列工作機會的分佈。
書名:《Gap Years for Grown Ups》
作者:Susan Griffith
出版公司:Vacation Work
出版日期:第2版,2006年
內容簡介:
gap year不只是學生的專利,同樣由英國旅遊作家Susan Griffith所撰寫的《Gap Years for Grown Ups》,特別針對進入職場、已組成家庭的你,除了提供各種海外短期工作的資訊外,還提供有家庭的你,如何帶著小孩進行空檔年?又或是如何離開小孩獨自進行空檔年。

* 內含超過35種海外工作類型

書名:《The Directory of Jobs and Careers Abroad》
作者:Guy Hobbs
出版公司:Vacation Work
出版日期:第13版,2006年
內容簡介:
除了列出5大洲主要工作職缺,《The Directory of Jobs and Careers Abroad》
編排更著重在「海外工作類型」的介紹,從農漁牧業、資訊科技、到行政人員等,全球超過35種類型的海外工作在本書中一網打盡。另外,雖然書上提供的協會組織、或是人力機構仍以英國和美國地區為主,但書上也有專章介紹外籍人士要如何透過「網路」就能應徵上海外工作。

* 份量最「重」
書名:《The Big Guide to Living and Working Overseas》
作者:Jean-Marc Hachey
出版公司:ISSI Inc
出版日期:第4版,2007年
內容簡介:
為目前市面上「份量最重」的海外工作工具書——超過1千頁的篇幅,從國際工作能力檢測、海外工作類型介紹到各國工作職缺,不但詳列相關組織協會聯絡方式以及網址,本書在如何應徵海外工作的篇幅不少,從履歷範本、到面試技巧都一一說明,可作為海外工作書的入門指南。

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西方美感融合,新、舊質感混搭作風,在空間設計、流行時尚、精品甚至美食領域已經成為一個慣性,Crossover、Remix、Mash都是領導時尚的人賦予這些風格的稱呼,意思大同小異,講的都是交錯、混合、融合。但是其中一個非常有力量的詞彙──Fusion,是你不可不認識的。

文/尤可欣
2006年1月 Cheers雜誌

1加1大於2,Fusion風尚力量大
Fusion這個詞一般都用在物理學上,講的是核融合,經過核融合產生的武器氫彈(Fusion bomb)足以摧毀一個國家,顯示了Fusion這個融合的過程,產生的能量有多驚人!而用在創意設計上,更具體展現融合式美感1加1遠大於2的精神,融合風格(Fusion Style)的力量,不可小覷。 


像這樣東、西方美感融合,新、舊質感混搭作風,在空間設計、流行時尚、精品甚至美食領域已經成為一個慣性。

但老實說Fusion Style實在不是什麼新名詞,早在1950、1960年代的美國音樂就出現爵士樂與搖滾樂結合的Fusion Jazz,也有結合世界民俗音樂、電子音樂、搖滾而成的Fusion music。有意思的是,這半世紀前的美國流行音樂風潮,影響了當代日本時尚設計師,為2006年春裝設計帶來靈感。 

三宅一生品牌首席設計師瀧澤直己(Takizawa Naoki)在談到他2006年最新系列服裝設計的起源時提到:「在東京街頭閒逛時,無意間走進一間二手CD店,被1960年代紐約樂手馬丁?丹尼(Martin Denny)的專輯《Exotica》吸引,電子音樂中融入了許多亞洲、非洲音樂元素,這種Fusion的形式,正是我要的。」他買了許多馬丁?丹尼的音樂,一邊聽,腦子裡就出現了許多風景,而這些風景,不但搬上巴黎新裝發表秀的舞台,也呈現在三宅一生最新一季的服裝設計上。 創意的能量從西方流轉到東方、1960年代到現在、從音樂到流行時裝,跨越文化、時間及領域進行融合,產生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生活風尚。

嘗Fusion food,賞Fusion deco
有趣的是,這幾年在歐美提起Fusion Style,大家直接聯想到的是,美食。 

1996年夏威夷的大廚們創造了一種融合太平洋沿岸食文化的美食風格,稱為“Pacific Rim”或“Fusion food”。在美國、英國、紐澳地區大流行,日本引進之後稱為「多國籍料理」或「無國籍料理」,現在在台灣各地也逐漸可以發現打著多國籍料理、無國籍料理招牌的餐廳。 

不過,各種風味美食的融合,不見得受到老饕們的歡迎,反而是餐廳的室內設計運用Fusion的精神,常常讓人驚豔,愈來愈受到注目,紐約當紅的日本料理餐廳「MEGU」就是一例。超大空間裡,處處可見融合了傳統東方元素與現代西方形式的痕跡:PUB裡常見的長型吧台後方陳列的不是各種酒瓶,而是各色垂掛的和紙;超現實鏡面裝潢的化妝室,映出的是古色古香的寺廟吊燈;室內設計師大玩Fusion style,給人全新的飲食體驗,難怪「MEGU」會被《New York》雜誌評選為2005年度紐約之最。

Fusion生活風,哪裡找?
Fusuion風格的形成,首先需要對多種生活型態感官上的體驗和深刻感受,才能開始玩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風格。隨著出國旅行或有國外生活經驗的人增加,引進許多不同的生活面貌,國內近幾年也出現許多具Fusion風格的場所,這些場所提供的不只是飲食消費,更強調給客人一種舒服、有趣的「體驗」,因此藉由世界各地、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具、燈光、美食等元素融合展現。來到沙發酒吧、多國籍餐廳、精品旅館、SPA會館這些場所中,你不見得可以明顯地認出它是屬於哪個國家、哪個年代、哪種特定風格,但總會有新鮮的感受。

除了這些經由設計師之手巧妙融合,創造出來的Fusion情境之外,還有另一股勢力推動大家邁入Fusion生活風。那就是陸續開幕的國際化大型商店提供更多樣化的資訊和生活元素。 

在誠品書店、Page One、紀伊國屋這類國外書籍豐富的大型書店,你可以看到各種室內設計、食譜、音樂、時尚相關的國外書籍和雜誌,即使沒親身經歷,也能經由圖文感受;而微風廣場超市、Jasons Market Place及City Super等大型超市提供國際食材美酒,讓飲食生活的選擇更豐富。

Fusion風格上身
玩Fusion需要集合多種元素,但不是隨意將各種素材湊在一起就叫做Fusion。那麼,哪些是值得注意的Fusion玩家呢? 

《創意市集》、《創意市集Ⅱ——玩心大發》、《紐約下城風格》這3本訪談倫敦、紐約生活飾品獨立設計師的書是入門,可以看見英美年輕人大玩各種元素的實力展現,而國內年輕的獨立設計師也愈來愈受到注目,台北牯嶺街南海藝廊每年舉辦「創意市集」跳蚤市場的攤位中,有許多年輕飾品雜貨設計師都是從敦南誠品前擺地攤起家,有些創作是從各種現成的素材中找到靈感,重新融合成一種新的美感,可以一窺Fusion風格的形成。 

「在跳蚤市場或永樂市場挖到已經不再生產的舊鈕扣,我會一口氣跟老闆全部買斷,因為這些東西再也不會有,是做飾品最好的材料,」自創品牌「小白鷺」的飾品設計師吳甲妮說(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littleegret)。從敦南誠品前擺地攤開始,到現在作品登上《VOGUE》雜誌報導,小白鷺受人歡迎的原因,就在於吳甲妮玩Fusion玩得徹底。 
一個小胸針集合舊鈕扣、絨布緞帶、蕾絲、歐洲仕女頭像、銅鏈、老照片吊飾,不同質感、不同年代的素材集合在一起,就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飾品。 

原本從事室內設計的吳甲妮喜歡保存舊東西,衣服要丟掉前都會把喜歡的釦子、繡花、徽章、鉚釘剪下來保存,慢慢累積了對素材的認識,「我發現自己喜歡的是花花草草、小鳥這些圖案的感覺,在蒐集材料時也有一個方向,」吳甲妮一顆顆玩著她蒐集的老鈕釦說。正因為掌握了整體的調性,才能讓各種不同素材完美融合,呈現小白鷺飾品中小女人的細膩風格。

Fusion生活情境
老東西新創意,也是玩Fusion的入門。 

週末上午,流連在永和福和橋跳蚤市場、三重重新橋跳蚤市場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充滿創意的年輕設計師、藝術家。居住在台灣7年的澳門新銳畫家吳少英,就常常光顧跳蚤市場,「我有老東西情節,」她說。 

用西洋的壓克力顏料和畫布展現禪意十足的中國水墨抽象畫,吳少英最近一次在朱銘美術館的展覽,更結合影音科技,在大螢幕上呈現水墨流動的瞬息萬變,傳統與科技相乘,形成一種特別的藝術風格。藝術之外,Fusion風格還延伸到吳少英的生活。 

在畫展上或朋友的Party中,總會看見吳少英穿著1940年代上海老旗袍,拿著老式的珠珠包,在年輕藝術家中顯得十分搶眼,而走進吳少英的家裡,會發現更多融合過去與現在的家飾品,抱枕、掛飾、桌墊都是與眾不同的花樣,她搬出一疊收藏的老窗簾布,仔細地說明織法、印花的細膩之處:「這些都是殖民時期從歐洲進口到香港、澳門的布料,現在都沒有了,利用這些1970、1980年代的印花老布做成沙發椅套或壁飾,就非常時尚。」生長在沒有藝術教育的澳門,吳少英認為自己美感的養成正是來自生活每個細節。
另外,走進台北永康街舊貨舖聚集的昭和町文物市場,可以看到一堆堆黑白老照片出售,都是從別人丟掉的老相本中挑出來的,其中有許多當時的女明星照片,或一般人家的沙龍照,照片中1960、1970年代的時髦裝扮、印花花樣現在又流行回來,將老照片翻拍放大,裝進現代感十足的相框中,就可以成為非常時尚的室內裝飾。 

你懂得在食、衣、住、行中細細體會東西的質感嗎?捨不得丟的飾品、衣物、家具中什麼是吸引你的元素?國外旅行時有沒有嘗嘗不同的美味?哪本書令你愛不釋手?哪一張照片吸引你的目光?哪一種顏色讓你覺得舒服?哪種音樂牽動你的情緒?「用放大鏡去看你的生活、去品味,」吳少英說。這就是開始Fusion生活的第一步。

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日報╱本報訊】 2007.10.14 09:10 pm


過去兩個世代,美國的左撇子增加了將近一倍;2004和2005年,美國花式紗線銷售量劇增56%,而成長最快的編織族是十多歲和廿多歲的年輕人;成長最快的電玩族是45歲以上的媽媽們。

此外,美國有三千萬人身有刺青,而年所得超過7萬5000元的人刺青的比率高於較低所得群體;加州年輕人有1%想成為軍隊狙擊手;哈佛大學6700名大學部學生,只有77人主修數學;耶魯5300名大學部學生,也只有38人主修數學。

「新聞周刊」說,民調專家潘恩(Mark Penn)的新書「微趨勢」(Microtrends),蒐集了許多美國生活的零碎剪影,反映各種不受注意,可是正改造美國社會的經常令人感到困惑轉變。

潘恩把微趨勢定義為影響1%人口的行為,而一種趨勢只要在美國吸引三百萬人追隨,就可能引發賣座電影、暢銷書或新的政治運動。從飲料行銷到競選總統,任何人只要能夠掌握這些趨勢,就可以水到渠成。

潘恩自稱曾看出「足球媽媽」是協助柯林頓在1996年競選連任獲得壓倒性勝利的重要人口群。他現在是喜萊莉‧柯林頓的策士,不過他長久以來擔任企業顧問,現在他把幾十年來蒐集的無數珍貴資料集結成書。

他列出的75種經常互相矛盾的微趨勢,為正經歷強大改變的社會,提供一些有趣線索。例如,兩個世代前美國只有8%的人是左撇子,現在卻增加一倍。如果不涉及基因突變,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社會因素所致。

潘恩說,以前的父母和老師經常嚴厲阻止孩子用左手,現在卻容許他們自由表現天性,結果導致更寬容的社會,而「容忍有人用不同的手做事的社會,也可能容忍其他自由」。

潘恩所謂的「上城刺青族」也顯示相同的現象。刺青已不再是水手和罪犯的專利,25至29歲的美國人有三分之一身上有刺青。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刺青族有22%是高所得者。青少年流行編織,則代表對美國年輕世代沈迷網路的反動。

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吳大學游藝廣場活動校園公告
「九十六年度藝文管理與行銷研習營」
時間:96年10月20(六)、21(日)、27(六)、28(日)進行研習,上課4天。
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游藝廣場1樓展覽廳(台北市貴陽街1段56號第6大樓)
費用:講義費100元與500元保證金,俟研習活動結束後,退還全程參與學員保證金。
報名:傳真方式報名(02-2331-2542),即日起向游藝廣場賴原02-2311-1531分機2331索取報名簡章(或電子郵件laiyuan@scu.edu.tw)

大學教育若缺乏人文藝術教育(美育)的一環,那就不足以稱為完整的大學教育,傳統的學科分類研習,不足以應付世界潮流的快速變化,更何況未來的台灣所能競爭的本錢就是創意。難道你只能依賴通識教育藝術欣賞來提供創意的養份與本身的競爭力嗎?
游藝廣場為補足與強化學生創意為核心價值、也為增強本校學生未來就業能力或人生視野、擴大本校學生對藝文市場分析與了解,擬舉辦「九十六年度藝文管理與行銷研習營」的活動,四個週末,邀請藝文學術界與業界的16位菁英來校演講。其中有朱銘美術館廖仁義館長、台北藝術推廣協會陳琪執行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陳國寧所長、誠品畫廊趙琍經理、羅芙奧拍賣有限公司首席鑒定拍賣官郭倩如、台新銀行文化基金會藝術總監石瑞仁副教授等,個個都是該領域的頂尖,精采可期,請勿錯過。


好想念vic... would someone like to go with me?

呢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